科普|防爆分析小屋结构
防爆分析小屋(Explosion-proof Enclosure)是一种用于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安全进行操作或分析的密闭结构,其设计需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如NFPA、ATEX、IECEx等)。一、主体结构
[*]外壳材料
[*]非导电材料:通常采用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表面静电导出率需符合标准(如≤10⁶ Ω)。
[*]厚度与强度:根据爆炸压力等级(如Class I/Division 2、Zone 21等)设计,确保能承受内部爆炸冲击。
[*]密封性
[*]密封胶条:采用阻燃、耐高温的硅橡胶或聚氨酯密封条,防止爆炸气体渗入或泄漏。
[*]接缝处理:所有连接处(如门缝、窗缝)需双重密封,并通过严格的气密性测试。
二、防爆泄压装置
[*]泄压片/板
[*]安装于屋顶或侧墙,材料为金属薄板(如铝或钢),预设爆破压力(通常为内部爆炸压力的1.5~2倍)。
[*]泄压方向需避开人员区域,碎片需无害化处理(如无尖锐边缘)。
[*]泄压面积计算
[*]根据小屋容积和爆炸气体类型(如甲烷、氢气等),按公式 A=V10P 计算最小泄压面积(P为最大爆炸压力,V为容积)。
三、门窗与开口
[*]防爆门窗
[*]框架:采用厚壁金属框架,与外壳整体焊接或螺栓固定。
[*]玻璃:夹层防爆玻璃或钢化玻璃,碎片需粘接防止飞散。
[*]闭锁装置:需满足快速关闭和自动锁紧功能,避免外部火花引入。
[*]管线穿墙处理
[*]使用防爆密封套管(如Conduit)或“无火花”穿墙接头,对电缆、气管进行双重密封隔离。
四、内部安全设计
[*]电气防爆系统
[*]所有电气设备(插座、开关、照明)需符合防爆等级(如Ex d IIC T6)。
[*]电缆需穿金属管并接地,避免裸露导体引发火花。
[*]通风与惰化
[*]强制排风系统:安装防爆风机,保持室内负压(低于外部环境压力)。
[*]惰性气体保护:在危险区域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抑制爆炸发生。
[*]防静电措施
[*]地面铺设导静电橡胶垫,设备接地电阻需<1Ω,人员穿戴防静电服。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没有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