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是怎么发现的
量子纠缠的概念最早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在1935年提出,他们发表了著名的EPR论文(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他们认为,如果量子力学是正确的,那么将出现一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即两个粒子在空间上相隔很远,但它们的状态却瞬时相关。然而,量子纠缠的真实性和EPR论文中的假设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被直接验证。直到1964年,物理学家约翰·贝尔提出了贝尔不等式,这是一个可以用来实验验证量子纠缠的数学表达式。贝尔不等式表明,如果存在隐藏变量(即EPR论文中假设的经典现实),那么某些类型的实验结果应当满足一定的限制。1972年,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进行了第一个验证贝尔不等式的实验,结果违反了贝尔不等式,支持了量子纠缠的存在。随后,更多的实验在更高的精度下验证了量子纠缠的现象,最著名的是1982年由阿兰·阿斯佩领导的实验。这些实验结果不仅证实了量子纠缠的存在,还推动了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加密等领域。量子纠缠现已成为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并在现代物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量子纠缠的概念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在1935年提出,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1964年,约翰·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用于实验验证量子纠缠。1972年,约翰·克劳泽进行首个验证实验,结果支持量子纠缠的存在。后续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推动了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 量子纠缠由爱因斯坦等人提出,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贝尔不等式实验验证了量子纠缠的存在,推动物理学发展。
量子纠缠的发现可追溯到1935年,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的EPR佯谬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约翰·贝尔在1964年通过提出贝尔不等式,为实验验证量子纠缠提供了数学工具。 哎呀,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了,感谢分享! 楼上的观点的技术特点讲解非常专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