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莱恩仪表 发表于 2025-3-13 14:38:32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因光谱仪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光谱仪及其一般使用步骤:

一、红外光谱仪

1.样品准备

-气体样品:使用适当的气体采样装置将气体引入配有合适窗口(通常为NaCl或KBr等材料)的气体池中,确保气体池密封良好,避免气体泄漏。

-液体样品:对于纯液体样品,可直接滴加在盐片(如KBr盐片)上,形成薄层。如果是溶液,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溶剂将其稀释后,再滴加在盐片上。也可以使用液膜法,将液体样品涂抹在两块盐片之间形成液膜。

-固体样品

-压片法:将固体样品与KBr粉末按一定比例(通常质量比约为1:100)混合,研磨均匀后放入模具中,用压片机压制成透明薄片。

-糊状法:将固体样品与适量的氟化钠等糊剂混合,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然后涂抹在盐片上。

-薄膜法:对于一些能够成膜的固体样品,可直接将其制成薄膜后进行测量。

2.仪器开启与参数设置

-打开红外光谱仪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根据样品的特点和测试要求,设置相应的参数,如扫描范围(通常为400-4000cm⁻¹)、扫描次数(一般为16次或32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获得较好的信噪比)、分辨率(常见的有4cm⁻¹、2cm⁻¹等)等。

3.背景扫描

-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需要先扫描背景光谱,以扣除空气中水汽、二氧化碳等背景成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常,背景扫描的次数与样品扫描次数相同。

4.样品测量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样品仓的适当位置,关闭样品仓盖。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对样品进行扫描,获取样品的红外光谱图。测量完成后,可在仪器配套的软件上查看和处理光谱数据。

5.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得到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平滑处理等操作,以突出光谱特征。

-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等信息,结合已知的化学知识和标准谱图,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

二、紫外-可见光谱仪

1.开机预热

-打开紫外-可见光谱仪的电源开关,启动仪器。大部分仪器需要预热一段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2.波长校准

-使用具有已知最大吸收波长的标准物质(如重铬酸钾溶液等),对仪器的波长进行校准。通过测量标准物质的光谱,对比其已知的最大吸收波长,调整仪器波长,使测量值与标准值相符。

3.样品准备与装样

-溶液样品:将待测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注意不要溢出,用擦镜纸或滤纸吸干比色皿外壁的水渍。然后将装有样品的比色皿放入样品池中,注意比色皿的方向和位置要正确。

-固体样品:如果固体样品是粉末状且有良好的透光性,可将固体粉末均匀分散在石英板上,然后放入样品池;如果是薄膜或片状固体,可直接将样品放置在光路中进行测量。

4.参数设置与测量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需求,设置测量参数,如扫描范围(一般为190-900nm)、扫描速度、狭缝宽度等。

-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如吸光度模式、透过率模式等),然后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对样品进行扫描,记录光谱数据。

5.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量完成后,可对光谱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例如,可通过软件扣除空白背景、进行峰面积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法或吸收系数法等方法对样品中的成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湿哒哒 发表于 2025-3-21 00:24:21

感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资源,我已经收藏了,相信对很多人都会有帮助。

秋高气爽 发表于 2025-3-23 04:14:59

文中的案例分析很有说服力,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