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兴科技 发表于 4 天前

土壤测试仪原理及流程解析

土壤测试仪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的便携式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光学及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对土壤关键参数的精准测量。以下是其核心原理及工作流程的详细解析:
1.​电化学传感原理(关键参数检测)​
​pH值测量:采用玻璃电极法,电极内的参比溶液与土壤溶液接触时产生电位差,通过测量氢离子活度换算pH值。现代传感器采用固态电极,避免电解液污染。
​电导率(EC值)​:施加交流电场于土壤溶液,通过测量电流强度计算离子总浓度,反映盐分含量。高频交流电可减少电极极化效应。
​养分检测:硝酸盐、钾离子等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测量,电极膜与特定离子反应产生膜电位,如硝酸盐电极使用聚氯乙烯膜嵌入离子载体。
2.​光学传感技术(有机质与重金属)​
​近红外光谱(NIRS)​:土壤中的C-H、N-H键吸收特定波长红外光,通过漫反射光谱分析有机碳、氮含量。需配合化学计量学算法消除散射干扰。
​比色法:速效磷等参数通过试剂显色反应,光电二极管测量吸光度,如钼蓝法在880nm波长下检测磷浓度。
3.​物理参数测量
​水分含量:时域反射法(TDR)通过电磁波在土壤中的传播时间计算介电常数,与水分呈线性相关。部分设备采用电容式传感器,成本更低但需温度补偿。
​紧实度:微型贯入仪记录探针穿透阻力,结合应变片数据换算为kPa单位,需校正土壤类型影响。
4.​数据处理与传输
多通道ADC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量,嵌入式系统运行校准算法,消除温漂。
物联网模块上传数据至云平台,结合GIS实现空间分析。部分高端型号支持AI诊断,如基于决策树的施肥建议生成。
5.​校准与误差控制
采用标准缓冲液和KCl标准液进行电极校准,光学通道需定期白板校正。
土壤异质性通过多探头平均或振动式采样头改善,粒径影响可通过预筛分消除。
现代土壤测试仪正向多参数一体化(如韩国生科仪器的NPK+pH+EC同步检测)、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等方向发展,结合边缘计算实现实时精准农业决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壤测试仪原理及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