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3

负压状态下用什么密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9-13 14:4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主题

    13

    回帖

    50

    积分

    技术员

    积分
    50
    发表于 2024-9-12 1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负压环境下,为确保设备的有效密封,通常采用哪种密封材料或方法?谁能帮忙列出一种或多种常用的密封解决方案并说说其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9-26 09:02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5

    主题

    70

    回帖

    200

    积分

    高级技师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4-9-12 1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负压环境下,确保设备有效密封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密封材料或方法:

    O型密封圈:适用于静密封和低速运动密封,具有自密封作用,能有效阻止内外介质交换。

    V型密封圈:适用于往复运动的活塞或活塞杆密封,可多圈重叠使用,通过调节压紧力获得良好密封效果。

    Y型密封圈:与V型圈相比,设计上更稳定,适用于活塞密封,能增强唇部强度,防止撕裂。

    干气密封:非接触式密封,适用于高速流体机械,如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密封性能好、寿命长、功率消耗少等优点。

    迷宫密封:通过一系列截流间隙和膨胀空腔产生节流效应,适用于离心式压缩机等设备,提高密封效能。

    厌氧胶:用于螺纹管接头、螺纹插塞的密封、法兰盘配合面的密封等,固化后形成强韧塑性胶膜,实现紧密接触。

    负压法密封仪检测:通过在水下进行真空抽取,产生内外压差,观察样品是否存在气体外逸或水向内渗透,判断密封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9-6 11: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

    主题

    47

    回帖

    106

    积分

    技术员

    积分
    106
    发表于 2024-9-12 13: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负压环境下,为确保设备的有效密封,通常采用的密封材料或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密封解决方案是负压密封测试仪,它的优点包括高精度的测量、全面性能评估、适用范围广泛等。

    密封材料及方法:

    负压密封测试仪是一种用于评估密封性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气压平衡原理,即通过控制测试腔内的气压变化来检测产品是否有气体泄漏现象。具体而言,在测试过程中,设备首先将待测产品置于测试腔内,然后通过抽气装置将测试腔内的气压降低至设定值,此时观察产品是否有气体泄漏现象。若产品内部气体泄漏,则测试腔内气压将发生变化,设备将捕捉到这一变化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12 15:10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15

    主题

    104

    回帖

    501

    积分

    高级工程师

    积分
    501
    发表于 2024-9-12 13: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负压状态下,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密封材料来确保系统的密封性:

    橡胶密封圈(O形圈):广泛用于各种应用中的密封,适合负压条件。
    硅胶密封:耐温性能好,适合负压环境中使用。
    聚四氟乙烯(PTFE)密封: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适合恶劣环境。
    橡胶垫片:可以根据需要定制,适合多种密封需求。
    密封胶(如硅胶密封胶或聚氨酯密封胶):用于填补和密封不规则表面。
    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取决于负压环境的具体要求,如温度、化学介质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6:24 , Processed in 0.0336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