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鉴定原理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采用数码鉴定原理,通过数学的编码技术将细菌的生化反应模式转换成数学模式。具体而言,系统会给每种细菌的反应模式赋予一组特定的数码,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或编成检索本。当需要对未知细菌进行鉴定时,系统会对该细菌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并将生化反应结果转换成数字(编码)。然后,通过查阅检索本或数据库,系统可以匹配到相应的细菌名称,从而完成鉴定过程。 二、生化反应特性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还依赖于微生物的生化反应特性进行鉴定。这些生化反应特性包括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生成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化反应原理: - 碳源利用原理: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代谢率存在差异。通过检测微生物细胞利用不同碳源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物质(如NADH等)与显色物质发生的颜色变化,系统可以与标准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得出鉴定结果。
- 显色反应和荧光生化测试:某些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还利用显色反应和荧光生化测试对微生物进行鉴定。这些测试通过监测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或荧光值变化,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处理器、数据库、检测板等。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程: - 样品准备:将待鉴定的微生物样品进行纯化并接种到适合的培养基上。
- 接种与培养:将培养好的微生物样品接种到检测板上,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 生化反应监测:系统自动、周期性地监测检测板上各微孔中接种菌样的生长代谢情况,以及所引起的生化反应底物颜色变化或荧光值变化。
- 数据分析与鉴定:系统将监测到的生化反应数据输入到处理器中,通过组合分析和比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得出最终的鉴定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