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2

液环泵的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13:38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229

    主题

    281

    回帖

    2173

    积分

    版主

    积分
    2173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5-1-6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液环泵是一种常见的真空泵类型,其工作原理独特而精妙。
      液环泵的主要部件包括一个带有偏心安装叶轮的圆形泵体。泵体内充有适量的工作液体,通常是水。
      当叶轮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甩向泵体的周边,形成一个近似于圆环的液体环。这个液体环的内表面与叶轮轮毂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大小不断变化的月牙形空间。
      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这些月牙形空间的体积周期性地增大和减小。当空间体积增大时,会吸入气体;而当空间体积减小时,气体被压缩。
      气体的吸入过程发生在空间体积增大的区域。外界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吸气口进入泵内。
      在压缩过程中,气体被逐渐压缩,压力升高。当气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排气口排出泵外。
      液环泵之所以能够实现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关键在于液体环的形成以及叶轮的旋转所产生的容积变化。
      同时,工作液体不仅起到形成液环和传递能量的作用,还能够对被抽气体进行冷却和密封,提高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拥有钝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2

    回帖

    12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1-7 08: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基本构造
    液环泵主要由叶轮、泵体(泵壳)、侧盖(端盖)、工作液体等组成。叶轮通常带有多个叶片,并偏心地安装在泵体内。泵体的两端由侧盖封住,侧盖端面上开有吸气窗口和排气窗口,分别与泵的入口与出口相通。

    二、工作原理
    液环的形成:当泵内有适量工作液体(如水)时,由于叶轮的旋转,液体被甩向四周,并在泵体内部与叶轮之间形成一个旋转液环。这个液环紧贴于泵腔的内表面,并随着叶轮的旋转而旋转。
    工作腔的形成:液环的内表面与叶轮的轮毂表面及侧盖端面之间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工作空腔。叶轮上的叶片又把空腔分成若干不相通、容积不等的封闭小室,这些封闭小室随着叶轮的旋转而周期性地改变容积。
    抽气过程:在叶轮前半转的过程中,月牙形空腔逐渐增大,形成负压,从而将气体从吸气口吸入。当叶轮继续旋转到后半转时,月牙形空腔逐渐减小,气体被压缩,并随着液环的旋转被推向排气口排出。
    液体的作用:工作液体在液环泵中不仅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还起到密封工作腔和冷却气体的作用。因此,要求被抽吸的气体既不溶解于工作液体,又不与工作液体起化学反应。
    三、能量传输过程
    液体被叶轮带动后,获得动能并形成紧贴于泵腔的液环。液环在泵腔内回转,在吸气侧不断被加速,并吸入气体。在向排气侧转动过程中,液体经历了加速到减速的过程,动能经历了增加到降低,而势能则降低后增加。在排气侧,气体被压缩,而液体增加的势能则被传递给气体,以抵抗气体膨胀压力。液环剩余的能量将会推动叶轮旋转。

    四、特点与应用
    液环泵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噪音低、能抽吸含有固体颗粒和腐蚀性气体等优点。同时,由于液环的存在,使得泵在抽吸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因此,液环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抽真空或输送气体介质的场合,如化工、制药、冶金、轻工等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26 14: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

    主题

    49

    回帖

    82

    积分

    技术员

    积分
    82
    发表于 2025-1-14 23: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的耐心解答,让我豁然开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2 13:09 , Processed in 0.0286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