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2

折光仪怎么校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0

回帖

11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1-8 15: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折光仪是一种利用折射原理测量物质折射率的仪器,常用于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不同类型的折光仪(如阿贝折光仪、手持折光仪等)校正方法略有差异,以下为你介绍常见的校正方法:

  阿贝折光仪的校正

  准备工作

  确保阿贝折光仪放置在平稳、干净且光线充足的工作台上。

  使用蒸馏水或已知折射率的标准玻璃块作为校正用的标准物质。如果使用蒸馏水,需保证其纯度和温度稳定(一般建议在20℃左右)。

  光学系统清洁与调整

  打开折光仪的棱镜组,用柔软的擦镜纸蘸取少量无水乙醇轻轻擦拭上下棱镜表面,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油脂或其他杂质,确保棱镜表面光洁透明。

  检查并调整反光镜位置,使视野内光线明亮均匀。

  蒸馏水校正法

  用滴管滴几滴蒸馏水于下棱镜的磨砂面上,然后轻轻合上棱镜组,使蒸馏水均匀分布在两棱镜之间,且无气泡存在。

  转动棱镜组调节旋钮,使目镜中出现清晰的明暗分界线。

  通过旋转阿米西棱镜手轮,消除色散现象,使明暗分界线清晰且颜色单一。

  调节读数螺旋,使明暗分界线恰好位于十字交叉线的交点处。此时,从读数望远镜中读取折射率数值,并与蒸馏水在当前温度下的标准折射率值进行比较。若存在偏差,可通过调节仪器上的校准螺丝进行微调,直至读数与标准值一致。

  标准玻璃块校正法

  将标准玻璃块的光学面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后,滴上一滴溴代萘(接触液),然后将其贴在下棱镜的磨砂面上。

  其余操作步骤与蒸馏水校正法类似,即调节至明暗分界线清晰且位于十字交叉线交点处,读取并比较折射率数值,如有偏差则进行校准调整。

  手持折光仪的校正

  零点校正

  确保手持折光仪的棱镜表面干净、干燥。

  打开仪器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后,将仪器置于空气中(不放置任何样品)。

  按下“ZERO”或“CAL”(校准)按钮,仪器将自动进行零点校准,此时显示屏上的折射率读数应显示为1.0000(对于大多数手持折光仪)。

  标准溶液校正

  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如已知折射率的蔗糖溶液等),将数滴标准溶液滴在折光仪的棱镜表面上,轻轻按压盖板,使溶液均匀分布在棱镜与盖板之间,避免产生气泡。

  等待片刻,使仪器稳定显示读数后,将显示的折射率数值与标准溶液的已知折射率值进行对比。若两者存在偏差,可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小心地调节仪器上的校准电位器,直至读数与标准值相符。

  数字式折光仪的校正

  预热与初始化

  接通数字式折光仪的电源,预热15-30分钟,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按下“INIT”或“RESET”按钮,对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

  标准液体校正

  根据仪器的测量范围,选择相应的标准折射率液体。例如,对于测量范围在1.3000-1.7000的折光仪,可选择折射率为1.4600左右的标准液体。

  用注射器或滴管吸取适量的标准液体,注入折光仪的样品池中,确保液体充满样品池且无气泡。

  在仪器显示屏上选择“CALIBRATION”(校准)模式,然后按下“ENTER”或“START”按钮,仪器将自动测量标准液体的折射率,并与内置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如果测量值与标准值不一致,仪器会提示进行校准调整。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使用校准工具(如微调旋钮或软件校准功能)对仪器进行校准,直至测量值与标准值相符。

  多点校正(可选)

  对于高精度的数字式折光仪,可能需要进行多点校正以提高测量准确性。选择至少两种不同折射率的标准液体,按照上述步骤分别进行校准操作。

  仪器会根据多点校准数据自动生成校准曲线,从而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实现更精确的折射率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30 16:3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主题

    63

    回帖

    123

    积分

    技术员

    积分
    123
    发表于 2025-1-9 2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这么好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8-26 15: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0

    主题

    46

    回帖

    80

    积分

    技术员

    积分
    80
    发表于 2025-1-10 0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2 13:32 , Processed in 0.0392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